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光催化技术环保、高效、低成本,是最具应用潜力的绿色技术之一。4月8日上午,江苏开放大学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第3期开讲,我校环境生态学院院长唐荣副教授以《助力“双碳”目标:光催化技术的成就与挑战》为题作学术讲座。校长丁荣余出席本次论坛,副校长杭祝洪主持论坛。
讲座以“‘双碳’目标是什么?”为切入点,介绍了国际社会构建的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相关附件为制度框架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及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讲座重点回答了“助力‘双碳’目标光催化技术能做什么?”这一问题。唐荣结合光催化领域研究热点、最新成果和自身科研实践,详细阐述了光催化领域三大主要研究方向:能源光催化、环境光催化和人工光合成。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以直接将低能量密度的太阳能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洁净化学能——氢能;通过光催化反应,可以分解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新污染物);通过光催化合成,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甲烷、丙酮等化学品和燃料。她认为,面对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助力“双碳”目标这一机遇,光催化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是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研究成果还不多,另一方面是应用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需要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发先进技术和高效反应体系,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来促进光催化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光催化技术是否能将一氧化碳还原成碳?”“制氢与还原何种技术会取得更大突破?”“新技术如何赋能企业氢能企业发展?”会场研讨气氛热烈,提问环节听众踊跃参与,问题涉猎领域宽泛,且都具有热点性和现实意义。
丁荣余认为报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及行业。他强调,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流平台,对于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学科交叉研究、深化企业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该系列论坛的持续举办,不仅能促进教育思想的碰撞和更新,还将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跨学科的交流对于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尤为重要,要通过本论坛促进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
(文:校办 邹宇/图:宣传部 王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