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我校智能制造技术学院暨苏州工业园区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大学挂牌成立。校长崔新有为学院揭牌并讲话。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我校副校长吴进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苏州市教育局及工业园区教育局、苏州大学以及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士。
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学院由我校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依托苏州工业园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以及“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制造技术训练中心”、“汇博机器人学院”、“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苏州)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苏州大学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FANUC机器人(江苏)应用技术中心”,实现产学研多元互动。学院以园区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目标,立足园区、服务全省,重点打造精密机械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探索“多元互动、聚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长崔新有在致辞中指出,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掌握机器人设备操作、故障诊断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紧缺。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学院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教学优势,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搭建培养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用人才的新型教育平台,为全省输送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技能型人才。
我校智能制造技术学院突破了传统技术专业学校授课、企业实践的“1+1”模式。
一方面,首次实现开放教育领域下培养工业4.0时代工业机器人蓝领人才的新突破。
我校智能制造技术学院秉承开放的教育机制,在苏州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教育”模式的同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学生实行远程专业课程指导,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和远程支持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行过程性与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与共享。同时实行注册入学、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储存、转换、积累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相互贯通。
另一方面,打造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实现“零距离”学习、“零公里”就业。
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学院依托园区共建的公共实训基地,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机器人技术研究所,吸收高校机器人技术研究人员、企业机器人技术专家,在机器人相关项目研发、课题、论文、专利申报、专利转化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帮助区域内企业机器人技术难关的攻克。并通过与纽威数控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实训基地和“零公里”的就业机会,在校企间构建起类似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为地方发展输送动手和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
学院的挂牌成立,只是建设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在推进专业建设、加快教学资源开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办学模式方面,我校将进一步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整合内部各类资源,协调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建立协同机制,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