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多措并举开展产学研合作

时间:2010-11-19浏览:114

   重庆大学努力践行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职能。向重庆市政府郑重承诺:政府有号召,学校有行动,坚持以贡献促共建,以互利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采取积极措施,理顺机制,与政府、企业、重点园区开展深入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理顺工作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一是为形成工作合力,对具有产学研合作和筹资职能的基金会、董事会、校友会和大学科技园等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和以筹资为重点的发展与联络部。二是成立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研究院重庆大学长寿化工园研究院,服务重庆市主导产业高度集中的重点工业园区,在两个研究院中分别组建5个和7个研究中心。三是制订《重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激发教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2009年,重庆大学科技园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入库税金达3.4亿元。

  二、发挥人才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鼓励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员选派。在科技部开展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中,重庆大学有6个项目获得资助;在广东省第二期科技特派员选拔中,选派的6名专家全部获得批准;在重庆市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百人计划首期启动的50名专家选拔中,有14名教授名列其中,资助经费超过400万元。二是多种方式为合作单位培养所需人才,延伸产学研合作链条。通过长江电力班等订单培养模式和工业园区集成电路培训班、管委会干部培训班等,积极向合作单位输送所需人才。三是与合作企业共享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经,聘请合作单位知名人士担任大学生导师,鼓励教师到合作单位服务,切实了解合作单位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三、拓展服务渠道,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发挥董事会的作用,与广西柳工、长江电力等30家董事单位保持科研、人才等合作关系,年合作协议经费均过千万元。二是坚持产学研合作齐抓共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亲自担任校地合作联络员,领导每人每年到合作单位不少于两次。目前,与重庆市27个区县与部门,市外23个地县级政府签订了校地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万盛镁材料发展中试基地、合川能源产业研究中心、江北现代建筑技术研究中心、酉阳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21个研发中心、基地,合作项目协议经费达到3800多万元。三是以科研项目为着力点,不断深化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在承担新兴铸管、中天环保等数十家大型企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断调研企业需求,发现新的合作空间,与企业逐步建立起全面深入的产学合作关系,共建10余个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合作基地,每年新增合作经费1000多万元。(教育部网站  2010年8月20日)